close

新生兒聽力篩檢至今已邁入第 7年,去年接受篩檢的新生兒人數高達 19萬 1,119人,篩檢率達到 98%,在篩檢未通過的 2,058人之中,完成進一步確診者為 1,747人,其中確診出 798位聽損兒。國健署呼籲家長,把握出生 3個月黃金發展期接受檢查,早期發現早期療育,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!
鶯鶯出生時,新生兒聽力篩檢沒通過,經醫生確診為雙耳輕度聽損,經醫生建議配戴輔具,並陪伴投入聽語復健之路,現在的鶯鶯 4歲 1個月,是個愛笑愛說故事愛唱歌的小女孩,媽媽說,還好早期發現並配合醫師建議,現在覺得很欣慰。
國健署表示,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,先天性聽損孩子如果能在出生 3個月內診斷, 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,將來就可以達到接近正常之語言和身心發展。由於輕、中度聽障的孩子不容易被發現,加上孩子自己不會表達,又無明顯語言溝通的障礙,故經常被忽略,因此,利用新生兒聽力篩檢以早期發現早期療育更為重要。牙齒美白
聽損的高危險群包括有聽障家族史、母親懷孕期的前 3個月內有無感染過像德國痲疹或其他病毒性的疾病、服用或注射耳毒性藥物、出生體重小於 1500克早產兒、出生時缺氧、出生後曾住加護病房、出生後細菌性腦膜炎、頭頸部先天畸形 (如小耳症 )等。
國健署提醒家長,出生後 3天內接受聽力篩檢未通過者,請家長儘快帶寶寶至醫院進行做診斷性的檢查,確認是否有聽損、聽障情形及其嚴重程度,並遵從醫師依據寶寶個別情況之建議,儘早進行聽語治療及復健等療育或配戴助聽器、人工電子耳等輔具,增加幼童透過聽覺學習語言的機會。
牙齒美白 此外,除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檢外,孩子 3-4歲時一定要讓孩子再次接受聽力篩檢,可以幫助發現可能在新生兒篩檢檢測不出的聽力障礙兒童,並趕在上小學前完成改善聽力的治療及復健,讓孩子可擁有與一般人一樣的人生起跑點。

你也因為害怕自己的黃牙被看到,常是「難以啟齒」,即使要笑時,也會笑得很不自然嗎?有越來越多人相當在意牙齒顏色,尤其是面臨求職、相親、戀愛、拍婚紗等重要的場合時,或是希望自己能露出迷人微笑的人,都會想要來做牙齒美白。

牙齒本身為淡黃色 美白牙齒僅能改善7~9個色階

牙科醫師表示,做牙齒美白的族群以20~40歲的人最多。牙齒的琺瑯質(牙釉質)是透明的、象牙質(牙本質)是淡黃色,牙齒本來就是淡黃色的,沒有一個人的牙齒是白色的,且年紀越大,象牙質會越厚,牙齒就會越黃。牙齒美白也只能讓黃色的牙齒變淡些,無法讓牙齒變得雪白無比。牙齒美白的改變,沒有做假牙大,它只能在安全的範圍內,達到一定的程度,並非想漂多白就可多白;至於能改善到哪種程度,視個人情況而定,通常可改善7~9個色階。

牙齒美白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lilgrekuxn 的頭像
    halilgrekuxn

    halilgrekuxn的部落格

    halilgrekux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